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芙蓉国评论| 莫因“薄雾”轻遮质疑“青山”巍峨
发布日期: 2022-04-18 09:10:59 来源: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万丽君

近日,多位车企CEO发文表达对汽车供应链问题的担忧。此前因受疫情防控影响,占据国内汽车重要生产份额的吉林、上海两地,相关零部件生产和物流陷入停滞状态,导致部分车企宣布暂时停产。一时间,“中国汽车产业面临严重冲击”“中国车市向下”等传言甚嚣尘上。

这样的论调显然不准确、太悲观。不可否认,汽车生产产业链长,协同要求高,在疫情之下的确受到了较大影响。但全面、辩证、长远地看,我国汽车产业仍然潜力足、韧性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在3月已出现多地疫情散发的情况下,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48.4万辆和650.9万辆,同比仍有微长。如今,已经实现社会面清零的吉林,汽车产业率先启动复工复产;上海发布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指引,着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随着疫情形势逐步缓解,汽车产业加速恢复指日可待。

窥一斑而见全豹。汽车产业展示的,正是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质:一时一地的困难,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近日发布的外贸首季报显示,前三个月我国外贸同比增长超10%,连续七个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长。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外贸交出的这份“成绩单”,为稳定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力回击了疫情防控背景下对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的质疑和唱衰。这种因眼前“薄雾”轻遮便质疑“青山”巍峨,毫无疑问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和韧性的低估和短视。

严峻复杂形势下,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当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相继发声,全力保障货运物流特别是重要生产生活物资运输畅通;工信部表示要集中资源优先保障上海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666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与此同时,央行降准等一系列宏观政策组合拳出台,精准扶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潜力。精准筹划的政策举措、稳扎稳打的实际行动,彰显的是我国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日益成熟,也是我们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最坚实的底气。

这两年,“韧性”成为热词。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都体现出一种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韧性”。我国经济潜力足、活力旺、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也没有变,绝不会因为一点“风寒感冒”就卧床不起。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国与民继续保持“韧性”,团结一心、迎难而上,我们定能拨开“薄雾”,走向更加开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