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张英
近日,有网友反映,他去某公司面试时,发现面试题目设置了如厕习惯、吃饭时长、入睡时间等问题,此事引发了一定的关注,人们纷纷大呼“奇葩问题”。而涉事公司面对媒体的采访是这样回应的,面试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一个人日常的生活行为与其工作的行为是息息相关的,能综合得出一个人的基本情况。
其实,面试中经常会有类似“奇葩问题”出现。比如,“如何向一位盲人形容黄色?”“如果让你去擦某个城市的所有窗户,你会收多少钱?”“蝙蝠侠和超人打架,你如何调停?”职场作家詹姆斯·里德就曾经解读过他遇到的一个“奇葩问题”——伦敦有多少个红绿灯?这个问题对大多数面试者来说,几乎是无解的,但问题的目的,其实是测试面试者思考困难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回答数字的精确度。比如你可以说,“我不能给您确切答案,但可以根据个人经验,对一平方英里内的红绿灯数量进行估计,然后再乘以伦敦的总平方英里数。”
由此可见,一些所谓的“奇葩问题”,在一问一答之间,其实是有深意的,它涉及的是企业管理、对应聘者相应能力的考察,并据此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出初步结论。这些“奇葩问题”,往往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比如判断面试者能否将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观察面试者应对突发问题的反应能力,或是测试面试者的沟通能力,表达抽象概念的能力等等,但并不会涉及像如厕习惯这样的个人隐私。
关于网友反映的这家公司,将如厕习惯、吃饭时长、入睡时间列入面试题,我个人认为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本想通过“奇葩问题”进行个人素质考察,却不清楚公域和私域的界线,从而引发面试者反感;二是这家公司或许有着较为严苛的考核制度,比如此前曾有的企业对员工如厕时间都有时长规定,具体到每天不能超过6分钟。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几个面试题都是奇葩有余,而科学性不足,甚至是对面试者人格尊严的无视,体现出了企业跑偏的价值观,以及对普通员工的傲慢。
当下,“稳就业”是一项重要工作,各单位在招聘选用人才时应科学考量人才。至于考量标准应该怎么设置,需要企业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兼顾常理、常情,而不是用不合理的“奇葩问题”人为设障,否则,不仅招不到人才,还会落下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