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干货 消费 评论 学院 滚动
风投 科技 创业 业内 要闻
每日快看:边校十年路②丨花垣县磨老小学:那船·那校·那群娃
发布日期: 2022-09-14 05:44:11 来源: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曾玺凡 通讯员 石丽 石丽芬

名片


【资料图】

磨老小学始建于1950年,位于湖南省花垣县边城镇磨老村,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迓驾镇碗森村隔江相望,一所地处湘黔边界的苗寨村小,现有在校学生130人,其中15名贵州籍学生每天乘渡船来校就读,苗、汉、土家等少数民族师生在此共学、共事、共乐。

▲磨老村(左)碗森村(右)隔江相望

故事

9月5日清晨,一声长哨从江对岸的碗森村传来,不等树梢的鸟儿反应,第二声长哨紧接而至,伴着江边树丛窸窣作响,一位身着白衬衣灰西裤、肩挎布包的黝黑汉子快步走向渡口。

他叫任达兵,是磨老小学的贵州籍校长,2012年起便将哨子挂在胸口,每天穿村而过叫学生们到渡口集合,乘船过江上学;隔江相望,磨老村土生土长的湖南籍校长龙林刚正驻足码头,等待渡船靠岸。

磨老、碗森两村分属湘黔,一衣带水,隔清水江相望,最近处不过200米。两村人世代友好往来,且在1950年联合办起磨老小学。贵州已持续数十年派教师到校任教。

“最近这十年,碗森村的家长们渐渐没了到渡口接送孩子的习惯,因为他们知道,这岸有达兵,对岸有林刚。”船工龙忠兴边驾船边感慨道,渡船不仅载着家长们的安心,也载着学生们走出大山的梦。

学生最初乘坐的渡船,是学校从办公经费中挤出2000元购置的,而龙林刚则当起了摆渡人;2012年,由于渡船年久失修,恶劣天气下难抵风雨,花垣县海事局决定为学生配备专门的大铁船,并随船配备一名安全员,护航求学路。

随着水文变化,渡口在十年间搬了三次。“以前到了枯水期,船只搁浅,我和龙校长以及家长就会挽起裤腿,淌水背学生过江,河滩裸石有时会划破脚底。”跟随学生上岸后,任达兵用手指向不远处的第一个渡口说道。

渡口改了又改,渡船换了又换,唯独不变的是他们坚毅笃行的身影。

从渡口来到校门口,记者被“湖南省民族团结示范学校”“国家教育科学院乡村振兴未来学校示范学校”这两块牌匾所吸引。见状,龙林刚解释道,虽地处大山深处,但磨老小学却是两省三乡(镇)七个村寨唯一的小学,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在湘黔边界小有名气。

可在十年前,这里也曾濒临撤校。

龙林刚回忆,由于山高路远,条件艰苦,外地年轻教师请辞请调,学校的师资难以维持正常教学。

▲磨老小学操场

“一定要办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校。”从那时起,龙林刚带着坚定信念踏实前行。让龙林刚感动的是,学校翻修缺少资金,磨老、碗森两地父老乡亲连夜筹集,救急之际,一担担建材从江对岸驰援而来,共建起这美丽、宽敞的校园;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为学校配建“录播教室”,光纤连接,“班班通”到位,孩子们第一次可以和边城镇中心小学共享资源,有效缓解了学校教师短缺的矛盾。

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磨老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16年抽检的三年级教学质量位列花垣县农村学校第一名。

求学机会来之不易,质朴勤奋的孩子们也将艰苦奋斗烙刻成了精神底色。

花垣县边城高级中学有教师曾说:“有天晚自习,学校突然停电,只有蒋光伟炳烛而学。”

和蒋光伟一样,从碗森村到磨老小学求学的孩子们,近年来大都留在了花垣县继续完成学业,并通过高考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悠悠清水江,碧波荡师魂,默默摆渡人,青丝染白发,湘黔边界的两个小山村,为了一群孩子的美好明天,相助无言。

【记者手记】

两地师生“一家亲”

曾玺凡

放学后,碗森村的学生从学校走到渡口,依次要经过村中古宅、沿江小道、农家菜地,沿途风光足以羡煞游人。但事实上,这条求学路远没有看上去那么轻松悠然。

龙林刚说,由于人口分散,对岸的贵州籍学生如果不渡江来磨老小学求学,就要去很远的毛坪学校,步行时间少则一个小时,多则两个小时。乘船渡江求学既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是家长们对磨老小学的认可。

两地学生在校共处时,也可谓是“一家亲”。碗森村的孩子们开心地加入校苗鼓队,《迎宾鼓》《丰收鼓》敲得激昂振奋;校园广播站也用富有朝气的普通话播报安全教育、民族趣闻等,江水两岸的村寨都能听到。

下雨了,碗森村的小伙伴没带伞,磨老村的学生就会自发给他们找雨具;如果碗森村的朋友被雨水淋湿了,磨老村的学生就会回家拿来自己的衣裤、鞋袜给他们换上……

采访结束,从山里进城的路上,记者脑中一直闪过关于磨老的画面:这群师生,可爱,可敬;这座学校,质朴,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