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你每天都能吃够三顿饭吗?有时早上时间紧,来不及吃早饭;有时为了减肥,忍着饥饿不吃晚饭……
其实,你缺的每一顿饭,都在让身体默默承受伤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吃早/晚餐有哪些影响
不管是错过早餐还是不吃晚餐,都会给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下几种伤害都逃不过。
错过早饭的人
消化系统受伤
胃酸及胃内的各种消化酶会去“消化”胃黏膜层,易造成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记忆力减退
清晨血糖水平比一天中的其他时间低,大脑无法获得充足的能量,会引起大脑认知功能降低,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
易患胆结石
胆汁分泌紊乱,导致胆汁浓度增加,促进胆结石形成。胆结石与85%的胆囊癌变有关。
体重增加
英国《每日邮报》曾刊出的一项调查显示,不吃早餐的人一年可能增重26磅(约22斤)。
心血管病风险升高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文称,不吃早餐或者早餐摄入能量低于全天总热量的5%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2倍,心血管病死亡风险约升高87%。
影响心理健康
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发现,一周仅吃1次或不吃早餐者,发生抑郁的风险比按时吃早餐的人增加2.9倍。
不吃晚饭的人
消化道受损
不吃晚饭也会造成空腹时间过长,胃酸容易损伤胃粘膜,增加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风险。
加速肥胖
瑞士期刊《营养素》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不吃晚餐是导致体重增加的重要原因,并且会加速变胖。
免疫力易下降
不吃晚餐的人主要是减少了蔬菜、大豆、海鲜等的摄入。长期摄入不足,易出现营养上的短缺,导致免疫力下降。
影响睡眠质量
晚上睡觉时容易产生饥饿感,此时不仅身体缺乏能量,神经系统也会因为饥饿而保持兴奋状态,从而造成失眠。
刺激胆囊
不吃晚餐或饮食不规律,胆汁会在胆囊里储存过长,久而久之就会有胆固醇类的固体物质析出,形成结石。
导致糖尿病
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更易患糖尿病。胰岛β细胞在过饥和过饱的状态下均会受到打击,导致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
好早/晚餐的标准是什么
不吃早餐或晚餐,会给身体带来各种健康负担,但吃了就一定健康吗?吃饭前,先学会吃什么、什么时候吃。
早餐要吃饱吃好
早餐热量和营养素摄入最好能占到一天总摄入量的40%,至少要到30%。但我国大多数人的早餐常“凑合吃”,特别是蛋白质摄入量严重不足。
一顿健康合格的早餐至少应包括以下食物:
谷类食物,如面条、馒头、面包等;
动物性食物,如肉类、蛋类、奶制品等;
富含维生素C、可补充膳食纤维的蔬果;
如果再吃些松子、杏仁等坚果就更好了。
尽量不要吃油条、方便面等营养价值低并且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煎蛋、炸鸡、汉堡等脂肪含量太高;咸菜、榨菜、酱菜等高盐食物会对控血压不利。
推荐几款活力早餐:
☺1杯牛奶+1个鸡蛋+2片全麦面包+1个西红柿;
☺1杯豆浆+1个烧饼夹牛肉生菜+1小把坚果(核桃、松子等)。
早餐与中餐间隔4~5小时为好,最好在7~8点之间吃。对于习惯早起的老年人来说,早餐吃太早,两餐间隔太久,中午更易出现血糖过低等症状。
晚餐要吃早吃少
晚餐后活动量不大,容易堆积脂肪,最好做到七分饱就停筷。晚餐可以按照这个黄金比例安排:
蔬菜∶肉∶饭 = 2∶1∶1,也就是说多吃菜少吃肉;
白天没有摄入足量蔬菜,晚餐的蔬菜、肉、饭比例可增加到3∶1∶1。
这里的蔬菜不包括土豆、山药等淀粉类蔬菜,肉类可以部分用豆制品和海产品替换,饭代表所有淀粉类食物,比如杂粮米饭、红薯等。
推荐几款营养晚餐:
☺芹菜炒豆干 +清蒸鱼+红薯;☺清炒豆苗+萝卜炖牛腩 + 杂豆饭;☺凉拌莴笋 +红焖大虾 +杂粮馒头;☺辣拌黄瓜+冬瓜排骨汤+炒青菜+家常豆腐+杂粮米饭。
胃需要用3个小时左右消化食物,晚餐吃太晚会影响睡眠质量,按照22点睡觉计算,可18点左右吃,尽量不超过19点。若不能按时吃,尽量保证晚饭和睡眠间隔2小时。
一日三餐要如何搭配?
一日三餐营养搭配的重点,营养师都帮你总结好了,建议在食材丰富的前提下,做好以下几件事。
粗细搭配
主食不只吃精米白面,可将五谷杂粮和薯类纳入主食,如将土豆、山药、地瓜蒸一下替代部分主食,或用杂粮面做成馒头、面条或粥。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
荤素搭配
荤不仅指畜禽肉和水产类,也包括蛋、奶,每顿饭最好有上述食物中的至少一类,同时搭配素食类(五谷和蔬果),可避免荤多素少导致的膳食纤维不足及能量超标。
干稀搭配
建议每餐干稀搭配,比如早餐有牛奶或者杂粮粥,中午有汤,晚上有汤面。
加餐吃酸奶配坚果
有些人体力、脑力消耗较大,习惯在两餐之间加餐。下午加餐可以喝1盒无糖酸奶加10克坚果(带壳约1把)。
少油少盐少糖
每天谨记“三少一多”。日常饮食谨记“少油、少盐、少糖、多水”的原则。
如果吃完菜后,盘子底的油可以连成一片,就代表油放多了,需要逐渐调整到25~30克/天。要少吃煎炸食物。
糖摄入量每天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盐每天不超过5克,起锅后放盐、多吃蒸菜都有助减盐。▲
责编:欧阳伶亚
来源:生命时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