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资料图)
岁末,洞庭湖深处荻花摇曳,湖中雁鸭成群、鸥鹭翔集。据了解,今年,洞庭湖湿地记录到越冬候鸟74种40.4万只,种类和数量均创新高。
优越的水域生态环境,吸引越来越多候鸟停栖。
“我省以‘一江一湖四水"为主战场,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重拳整治黑臭水体、欧美黑杨、非法矮围、非法采砂等顽瘴痼疾,进而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刘群表示,一江碧水出湘,带来万象更新。
防治污染,守护碧水长流
“今年大旱水少,西洞庭湖水质却比往年好。”在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会长刘克欢看来,我省全面打响洞庭湖控磷攻坚战“初战告捷”。
汉寿、安乡、鼎城等地处洞庭西滨,沅、澧水尾闾,凭借丰富的水资源成为我省水产品生产“大户”。但水产投肥投饵、养殖尾水直排等,造成当地水域严重总磷超标污染。
在连续数年对沅澧“两水四岸”进行综合治理的基础上,今年,我省将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和尾水治理列为常德地区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重点项目,投入8000余万元,对7个县市区8800多亩集中连片养殖池塘实施生产设施标准化改造和池塘尾水治理工程,形成了一道控制和削减洞庭湖总磷的“防护墙”。
“作为长江中游省份,水情是湖南最大的省情之一,‘一江一湖四水’已成为全省污染防治主战场。”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守护好一江碧水,全省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目标,持续推动“一江一湖四水”系统保护和整治。
湘江保护和治理被列为省“一号重点工程”。按照“堵源头、治调并举、巩固提升”的要求,我省连续完成3个“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实施10个方面、30项具体任务,将湘江流域水质优良率提升至98.7%,比治理前提高10.6个百分点。
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向纵深推进。通过先后实施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水环境综合治理八年规划等项目,湖区十大重点领域和九大重点片区水生态环境明显向好。
五级河湖长制不断成熟完善。5万余名河湖长累计巡河200余万人次,交办整改问题8万余个,在全国率先完成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
今年,《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行动计划(2022-2025年)》正式印发,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行动成为全省水生态环境治理重中之重,一批总磷削减标志性战役和重点项目正有序推进。
前三季度,我省地表水水质“国考”优良率进一步提升,达到98.6%。上半年,永州、张家界、怀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邵阳等5个市州“跻身”全国地级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前30名。
随着河湖环境持续改善,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退捕上岸,探索和谐共生
隆冬落日早,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镇六门闸社区的退捕渔民刘晓云翘首以盼。
沿洞庭湖修筑的堤岸公路旁,晾晒的鱼干一路排开,形成望不见尽头的晒鱼长廊。余晖中,快递公司货车穿过长廊渐驶渐近,刘晓云封装好的几十箱风干鱼正等着装车发往各地。
两年前的冬天,刘晓云盼望的,还是家里的渔船满载湖鱼奔向码头卸鱼。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守护好一江碧水,2020年1月1日起,我省对重点水域实行“十年禁渔”,六门闸社区152户渔民全部上岸转产。刘晓云生活中渔船与货车的转换,折射了近3年来渔民生活的巨变。
“进行水产养殖技能培训后,许多渔民投身养殖生态鱼和加工风干鱼。”六门闸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健说,加工户们联合成立了风干鱼协会,引导建立标准、有序经营、抱团发展,推动风干鱼年销售额突破1.8亿元,社区渔民退捕上岸后户均收入3年翻一番。
“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除了治污、治岸,还有赖于治渔。”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介绍,随着全省2.8万多名渔民全部退捕上岸,湖南人真正“休止”了与自然的争夺,让大自然有了时间和空间自我修复。
水面的活力在恢复。据省林业部门监测,全省湿地保护率达到70.54%,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功能得到一体化提升。
水下的热闹也毫不逊色。来自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数据显示,长江湖南段及洞庭湖水域的水生生物种类较2018年增加了近30种,达到60多种。近30年在洞庭湖难觅踪迹的胭脂鱼、鳤鱼等,又重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而鱼类资源量的增长,又带动食物链上游的江豚、候鸟种群数量日渐庞大。
如今,湖南“靠水吃水”的地方,几乎都换了“吃法”。长江岸边,巴陵石化己内酰胺项目搬入绿色化工产业园的进度已逾87%,再也不走“化工围江”老路;洞庭湖畔,常德“腾笼换鸟”推动装备制造产业成长为首个千亿产业,益阳沅江关停造纸企业后将芦苇食用菌发展成湖区特色产业、吸纳近5万人就业;四水之滨,重化工企业纷纷退出,20个工业新兴产业链持续增链、强链、延链……
在对“和谐共生”的探索中,湖南走上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审:周月桂;二审:李志林;三审:邓梅辉)
作者:彭雅惠
责编:王亮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