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笑雪
来到湖南湘江新区,自雷锋故居向西驱车20余分钟,便可到达风景如画的小镇——白箬铺镇。
(“白箬之光”绘乡青年成长营活动现场。通讯员 摄)
【资料图】
2020年7月,在团省委指导下,在白箬铺镇党委领导下,由湖南省益加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绘乡计划发起的“学雷锋·兴乡村”白箬之光绘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在这里扎根。项目运营乡村创客服务中心,为当地创客提供优质服务;搭建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平台,打造青年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白箬之光’就是让每个人都可以发光。党员干部要发光,人民群众要发光,参与白箬建设发展的人也要发光。”项目负责人陈佩介绍,志愿者队伍已从初创期的32人发展到如今的1000多人,“白箬之光”汇成火炬,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为“创客”提供优质服务
“别人蹭饭、蹭网,我们去蹭点油……”在“白箬三美”视频号新发布的作品中,廖红、周静、夏赛男三位姐妹在轻松的氛围中展示了选籽、碾磨、装榨、滤油等古法榨油工艺,为当地茶油“带货”。
(“白箬三美”在直播中推销农产品。通讯员 摄)
三姐妹都是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因为镇里举办的创客交流活动而结识成为好友。
“我们都对做短视频很感兴趣,希望以此让更多人关注家乡的产业、了解‘新农人’的生活。”廖红介绍,三人一拍即合,决定利用空闲时间打造一个助农视频号。
技术和人力问题怎么解决?廖红说,在乡创中心的帮助下,“三美”找到了一支视频拍摄团队,联系了一批青年志愿者,共同参与到拍摄中来。
2021年5月1日,“白箬三美”视频号发布了第一个作品,讲述三姐妹的创业故事。
“视频发出去没多久就有了几千点击量,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了。”廖红说,此后,视频号团队围绕当地风土人情和特色农产品量身打造了《三美的日常vlog》《新农人》等栏目,让白箬风光和特色农产品“出圈”。
创意构思、文案撰写、实景拍摄……视频号团队每周都至少要花一天时间进行创作,没有报酬,却乐此不疲。
如今,“三美”有了300多人的粉丝群,三姐妹经常在群里为乡亲们“带货”。
“有一次在群里帮一个老乡卖板栗,200多斤板栗一下子被抢光了。”在廖红看来,自己既是“创客”,也是助农“志愿者”。乡亲们的日子过得越好,自己的成就感也越强。
陈佩表示,今后乡创中心将继续为乡村“创客”提供了创业指导、项目咨询、包装设计等服务,进一步吸引、留住“创客”,为打造更多“白箬三美”创造肥沃土壤,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让青年逐梦乡村振兴舞台
“快看,小兔子剪好了!”2月16日,白箬中学的50多位同学在青年志愿者的陪伴下,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非遗传承剪纸课。
这是白箬之光志愿团近期开展的实践活动之一。该团由绘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支持成立,旨在推动本地青年参与家乡建设。
(易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讯员 摄)
湖南中医药大学大二学生易凯是土生土长的白箬青年,也是青年志愿团的骨干力量之一。2021年夏天,刚刚高中毕业的他在网上看到家乡招募乡村振兴志愿者的推文,丰富的活动吸引他报了名。
用彩绘的废弃轮胎装扮乡村庭院、陪伴乡村老人开展文娱活动、与小朋友们一起阅读经典书籍……在一次次志愿服务中,易凯认识到,乡村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他暗暗下了决心:要结合自己的特长,让家乡变得更美好。
实践中,易凯了解到,许多农村老人患有慢性疾病,对中医治疗需求较大。
“如果能让学校的专家、同学深入乡村为老人义诊,同时给小朋友科普中医药知识,岂不是一举两得?”易凯回忆,经过奔走牵线,2022年7月,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宣讲团来到白箬铺镇开展了为期12天的志愿服务,为近300户村民义诊,同时进行多场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
“作为雷锋的家乡人,我想在力所能及帮助他人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把青春和热情挥洒在乡村的田野里。”易凯说,目前,自己参与统筹策划志愿服务活动86场,“这个数据将不断刷新。”
“未来将不断壮大青年志愿团、自然教育妈妈讲师志愿团等志愿团体,让大家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找到自我价值。”陈佩说,项目将通过建立可持续的志愿者人才培养体系,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作者:刘笑雪
责编:贺威
一审:贺威
二审:冒蕞
三审:蒙志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