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科学期刊《自然》杂志网站4月7日发表社论指出,在各国努力控制新冠病毒传播之际,少数政客却执意将一种病毒及其所致疾病与某个地方关联在一起,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需要立即停止。
自疫情出现以来,大量美欧媒体、专家学者都认为,污名化做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只会助长排外与种族主义、阻碍国际抗疫合作。
“不要把新冠病毒和特定人群或地方相提并论”
《自然》杂志这篇社论写道,世卫组织2015年正式发布指引,要求停止将病毒性疾病与疫情暴发的地区、地点或区域关联在一起,以减少污名化和恶劣影响。指引强调,病毒会感染所有人类,一旦发生疫情,所有人都有风险,无论他们是谁,无论他们来自哪里。
文章称,在各方努力遏制新冠病毒传播之际,少数政客却依然抱残守缺。执意将一种病毒及其所致疾病与某个地方关联在一起,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需要立即停止。传染病流行病学家亚当·库卡斯基在今年2月出版的《传染的规则》一书中提醒人们:“历史表明,大流行会导致一些群体被污名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所有人都要谨言慎行。”
文章表示,许多国家领导人都希望听取专家的科学意见,据此采取行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挽救生命。在术语方面,专家的意见很明确:“我们必须竭尽所能避免和减少污名化;不要把新冠病毒和特定人群或地方相提并论;病毒不会歧视——我们所有人都有风险。”
《自然》杂志还承认,曾在世卫组织为新冠病毒提供正式命名前,错误地将新冠病毒与武汉和中国直接关联在一起。对此,《自然》杂志表示:“我们当初的做法确实有误,我们愿为此承担责任并道歉。”
“在恐惧和危险面前,需要团结、人道主义、牺牲和希望”
《自然》文章还指出,如果不自觉抵制污名化,可能会造成排外主义和种族歧视等严重后果。文章写道:“显而易见,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世界各地的亚裔成为种族主义攻击的对象,产生了难以计数的人力代价,包括对他们身心健康和谋生方式造成的损失。”